AI梳理产品卖点,你真的用对了吗?
在当今这个“万物皆可AI”的时代,企业们纷纷推出各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产品和服务。但问题是,这些产品的卖点到底是什么?消费者和企业又该如何从中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功能呢?今天我们就来聊聊,AI梳理产品卖点这件事,你可能没想清楚。
先问大家一个问题:你觉得AI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?是算法的先进性、数据量的庞大,还是用户体验的极致优化?答案可能是“以上都不是”。在我看来,一个成功的AI产品,其卖点的关键在于能否解决用户的具体痛点。
举个例子,市面上有不少语音助手类产品,它们都声称自己拥有最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。对于普通用户来说,他们并不关心你的模型训练了多少轮,或者参数有多少亿。他们更在意的是——这个东西能不能帮我快速找到想要的信息,或者让我的生活变得更方便一点。
AI产品的卖点,不能只是技术堆砌,而应该围绕用户的真实需求展开。比如医疗领域的AI影像诊断工具,它的卖点不应该是“采用了最新的深度学习框架”,而是“能够帮助医生提高30%的工作效率,并减少误诊率”。
为什么很多AI产品的卖点让人摸不着头脑?
我们会发现一些AI产品的宣传文案非常晦涩难懂。什么“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”“端到端神经网络架构”……说实话,我作为一个行业从业者,看到这些词都会觉得头疼,更别说普通消费者了。
为什么会这样呢?我觉得主要有两个原因:
1. 过度依赖技术术语
很多AI团队由技术人员主导,他们在描述产品时,习惯于从技术角度出发,而不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。结果就是,卖点听起来高大上,但实际上离用户的需求十万八千里。
2. 缺乏明确的价值主张
有些公司盲目跟风,看到别人做AI就也想分一杯羹,却没有深入研究自己的产品能为用户带来什么实际价值。他们的卖点往往显得空洞无物,甚至自相矛盾。
如何正确梳理AI产品的卖点?
作为一家AI企业,我们应该如何梳理产品的卖点呢?这里给大家提供几个思路:
- 回归用户场景
想象一下,你的目标用户会在什么样的场景下使用你的产品?他们会遇到哪些具体的问题?在教育领域,AI学习平台的卖点可以是“根据每个孩子的学习进度定制个性化课程”,而不是简单地说“我们用了最先进的推荐算法”。
- 量化效果
如果可能的话,尽量用数据或案例来支撑你的卖点。“通过我们的AI翻译服务,跨国会议沟通时间缩短了50%。” 这样的表述比单纯强调技术要更有说服力。
- 避免泛泛而谈
不要试图用一个通用的卖点去迎合所有人群。相反,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。同样是智能客服系统,面向B端客户的卖点可能是“降低运营成本”,而面向C端用户的卖点则可以是“全天候贴心服务”。
一点小感慨
AI技术的发展确实带来了无限可能,但同时也让我们陷入了某种“炫技”的怪圈。很多时候,我们过于关注技术本身,却忽略了它背后的意义——那就是改善人们的生活。
下次当你准备推广一款AI产品时,请先问问自己:这个卖点,是不是真的能让用户心动?如果答案是否定的,那也许你需要重新审视一下你的产品定位了。
毕竟,再强大的AI,也需要有人愿意买单,对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