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产品卖点设计,这可能是你从未想到的“杀手锏”!
为什么你的AI产品没人买?
我跟一个做AI创业的朋友聊天。他说:“我们的技术已经很牛了,算法精度达到98%,但用户根本不买单。”我问他:“那你有没有想过,用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?”
很多AI产品的失败,并不是因为技术不够好,而是因为卖点设计出了问题。你以为自己做了个“智能大脑”,但实际上用户可能只想要个“简单工具”。我们就来聊聊如何挖掘AI产品的核心卖点,让它们从冷板凳变成爆款。
一、什么是好的AI产品卖点?
我们得搞清楚,什么叫“卖点”?就是能打动用户的那一点东西——它可能是功能上的便利性,也可能是情感上的共鸣。
举个例子,市面上有很多语音助手,但亚马逊Alexa之所以成功,是因为它强调了一个关键卖点:“让你的生活更轻松。” 它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机器,而是一个可以帮你点外卖、调灯光、讲故事的好伙伴。
一个好的AI产品卖点应该具备以下特点:
1. 清晰易懂:不要用一堆专业术语让用户摸不着头脑。
2. 直击痛点:解决用户最迫切的需求。
3. 与众不同:在竞争中脱颖而出。
二、如何找到你的AI产品卖点?
找到卖点并不容易,尤其是当你对技术太熟悉时,往往会陷入“自嗨”的状态。这里给大家提供几个方法:
1. 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
假设你是目标用户,你会怎么看待这款产品?如果你开发了一款AI写作助手,用户可能会问:
- “它能不能帮我快速生成?”(效率)
- “它写出来的东西会不会显得很呆板?”(质量)
- “如果我用错了,会不会被同事笑话?”(安全感)
这些问题的答案,其实就是潜在的卖点方向。
2. 挖掘场景价值
很多时候,AI产品的优势并不是它的技术本身,而是它在特定场景下的应用价值。
- 如果是一款智能家居AI,你可以突出“晚上回家前自动调节温度和灯光”的便利;
- 如果是一款医疗AI,你可以强调“比医生快5倍诊断疾病”的高效。
场景化描述会让用户更容易代入,从而产生购买欲望。
3. 对标竞品找差异
市场上一定有类似的产品,那么你的独特之处在哪里?同样是AI翻译工具,DeepL主打精准翻译,Google Translate则以覆盖面广取胜。如果你的新产品能做到“既快又准”,那就是你的差异化卖点。
三、AI产品卖点设计的三个层次
根据我的观察,AI产品的卖点可以分为三个层次:基础层、进阶层和高级层。
1. 基础层:满足基本需求
这是最简单的卖点,主要解决用户的核心问题。
- 图像识别软件:“一秒识别照片中的!”
- 聊天机器人:“24小时在线客服,随时解答你的疑问!”
这些卖点虽然普通,但胜在直接有效。
2. 进阶层:提升用户体验
在这个阶段,你需要考虑如何让产品更加人性化、贴心。
- 智能健身APP:“根据你的身体数据定制专属训练计划。”
- AI音乐推荐:“发现你喜欢却没听过的新歌。”
通过个性化服务,让用户感受到产品的“温度”。
3. 高级层:创造情感连接
最高级别的卖点,是能够触动用户的情感。
- 老年人陪伴机器人:“让孤独的父母不再孤单。”
- 学习AI助手:“帮助孩子爱上学习,而不是害怕考试。”
当你的产品不仅仅是工具,而是一种陪伴或支持时,用户会更加愿意为之买单。
四、一些实用的小技巧
再分享几个设计AI产品卖点的小技巧:
1. 用数字说话:人们天生喜欢具体的数字。“减少70%的工作时间”比“大幅提高效率”更有说服力。
2. 制造紧迫感:告诉用户如果不选择你的产品,他们可能会错过什么。“再不开始使用AI理财,你将永远跑不赢通货膨胀!”
3. 讲故事:用真实案例或虚构故事包装你的卖点。“李阿姨用了我们的AI健康管理设备后,血压终于降下来了!”
别忘了,卖点才是王道!
有人说,AI时代的技术壁垒正在消失,未来拼的是谁更能抓住用户的心。而这一切的关键,就在于你是否能找到那个独一无二的卖点。
你觉得呢?也许你的AI产品已经有了很好的技术,但还缺少一个让人尖叫的理由。不妨试试本文提到的方法,说不定下一个爆品就是你!
(PS:以上只是我的一些想法,未必完全正确。你觉得还有哪些更好的策略?欢迎留言讨论~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