朋友圈被“英国论文AI降重”刷屏了!作为一个在英国读过书的老...
朋友圈被“英国论文AI降重”刷屏了!作为一个在英国读过书的老学长(或者老学姐),我忍不住想问问大家:你们真的了解这个东西吗?它到底是不是学术界的“救命稻草”,还是一场华丽的骗局?
先说结论吧——我觉得可能是两者都有。
就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你的论文进行语言改写,降低重复率,从而让Turnitin等查重工具“看不出来”。听起来是不是很神奇?毕竟谁还没点参考文献、引用段落呢?但如果你不想因为“不小心抄多了”而挂科甚至被开除,那这玩意儿就显得格外重要了。
不过,问题来了:这种AI真的靠谱吗?
我试过一次,结果有点尴尬
去年年底,我的一个朋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,因为他的毕业论文查重率高达40%!他听说可以用AI降重,于是花了几十英镑买了一个服务。几天后,他兴冲冲地发给我修改后的版本:“兄弟,看看效果咋样!”
打开文档的一瞬间,我差点笑出声。原本流畅的句子变成了“四不像”:语法没问题,但逻辑完全崩了。原文中有一句“Climate change is one of the biggest challenges facing humanity today.”(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),经过AI降重后变成了“Humanity confronts a major issue in the form of climate transformation at present.”
虽然意思差不多,可语气却从严肃的学术风变成了小学生作文的感觉。更别提有些专业术语直接被AI乱改,导致整篇看起来像个笑话。
各位小伙伴,请问这样的降重有用吗?可能短期内能糊弄过去,但如果导师认真看了,估计分分钟怀疑你是不是请人代写!
AI降重的优缺点大起底
既然聊到这里,咱们就来分析一下它的优点和缺点吧。
优点:
1. 速度快:AI可以短时间内处理大量文本,效率远超人工。
2. 成本低:相比找人代写或手动改写,AI的价格确实便宜很多。
3. 初步优化:对于一些简单的句子,AI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,帮你调整措辞。
缺点:
1. 质量不稳定:正如我朋友的例子,AI经常把好好的改成“天书”。
2. 缺乏深度理解:AI无法真正理解复杂的学术概念,容易出错。
3. 依赖性增强:如果长期依赖AI,你可能会失去独立思考和写作的能力。
我们该怎么办?
说实话,我并不反对使用AI作为辅助工具,但它绝对不能成为唯一的救命稻草。与其寄希望于机器,不如花点时间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。以下是我的几点建议:
1. 多阅读高质量文献:通过吸收别人的研究成果,逐渐形成自己的表达方式。
2. 学会正确引用:合理标注引用来源,避免不必要的麻烦。
3. 反复修改润色:写完初稿后,多读几遍,发现问题及时修正。
4. 请教导师或同学:他们可能会给你提供宝贵的建议,帮助你提高论文质量。
如果你实在赶时间或者卡壳了,偶尔用AI帮忙也不是不行。但记住,最终的责任还是在你自己身上。毕竟,学术诚信才是王道啊!
最后一点小感慨
每次看到有人为了降重而绞尽脑汁,我都觉得挺心酸的。为什么我们要花费这么多精力去迎合那些冷冰冰的查重系统?难道它们比我们的思想更重要吗?
或许,我们应该反思一下: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?是为了培养会写论文的人,还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表达观点?
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,但我相信,无论选择哪种方式,真诚永远是最珍贵的东西。
当你下次考虑用AI降重时,请问自己一句:我真的需要这样做吗?
(完)